当前位置:首页 > 广场舞百科 > 正文

中班艺术教案广场舞视频

1. 教学目标

1. 幼儿能够初步了解并学习广场舞的基本动作和节奏。

中班艺术教案广场舞视频  第1张

2. 通过学习广场舞,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3. 培养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2. 教学内容

1. 观看广场舞视频,了解基本动作和节奏。

2. 学习并模仿广场舞的动作,包括手部动作、身体移动、步伐等。

3. 学习简单的舞蹈音乐节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4. 幼儿自由练习,教师进行指导。

5. 集体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3.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 教师播放广场舞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了解基本动作和节奏。

2. 教师介绍广场舞的名称、特点和作用。

(二)教学

1. 教师示范广场舞的基本动作和节奏,幼儿模仿。

2. 教师讲解身体各部位的动作要领,幼儿进一步练习。

3. 教师播放音乐,幼儿跟随音乐节奏练习动作。

4. 教师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幼儿纠正错误动作。

5. 幼儿自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 *** 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三)结束

1. 教师总结本次学习内容,对表现优秀的幼儿进行表扬。

2. 教师带领幼儿放松身体,缓解疲劳。

3. 整理场地,收拾教学器材。

4. 总结与评价

本次教学活动通过观看视频、学习模仿、练习表演等环节,幼儿初步了解了广场舞的基本动作和节奏,培养了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性,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和爱好。总体来说,本次教学活动目标达成度高,幼儿参与度高,教学效果好。

5. 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教师通过播放视频、讲解示范、组织练习等环节,引导幼儿逐步掌握广场舞的基本动作和节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对不同水平的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教师还注重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通过引导幼儿感受广场舞的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发现部分幼儿对音乐的节奏感较弱,需要加强训练。此外,教师还应注意控制教学节奏,避免幼儿过度疲劳。综上所述,本次教学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0